小心!別讓「細菌感染」打壞孕期好心情
小心!別讓「細菌感染」打壞孕期好心情
http://www.wo-men.com.tw/article.aspx?cid=62&id=2473
文/郭盈秀 因為懷孕,孕媽咪身上開始出現有別於以往的現象:頻尿、分泌物變多、搔癢感,有的還可能會疼痛、灼熱、紅腫……。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蘇河仰表示,除了定期的產前檢查外,孕媽咪也要記得隨時檢視自己的狀況,以免遭受細菌感染,讓孕期蒙上一層不舒服的陰影。針對細菌感染,蘇河仰醫師說明,主要可從「感染部位」和「細菌種類」綜合來看,詳細說明如下。 泌尿道&陰道最易受感染 內分泌&血流的影響 無症狀菌尿症應即早治療 小心後遺症 細菌性陰道炎 黴菌感染 寶寶的生命威脅 例行篩檢的重要性 原文刊載於2011年05月號《媽媽寶寶雜誌》;詳細文章內容,請至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站閱覽
採訪諮詢╱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蘇河仰
蘇河仰醫師表示,因為懷孕,孕媽咪體內酸鹼值(pH)和荷爾蒙改變、分泌物的增加,加上下半身會隨著愈往懷孕後期愈受到壓迫,因此泌尿道和陰道成為容易受細菌感染的部位。
感染部位1:泌尿道
頻尿可說是懷孕常見的正常現象(尤其在前期和後期)。不過,蘇河仰醫師表示,由於泌尿道受到感染,也會有頻尿情況,加上小便疼痛及其他的症狀,因此泌尿道感染在懷孕期間是常見的。他補充,根據報告,孕媽咪泌尿道受感染的比例從3%∼8%都有,最嚴重還可能造成早產、子宮內胎兒發展遲緩或生出體重過輕兒等情況。
令人感到疑問的,為什麼孕媽咪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呢?蘇河仰醫師解釋,這主要是與孕期間的內分泌和血流狀況有關。
懷孕時,體內會分泌高量的黃體激素,而高量的黃體激素會抑制膀胱內的逼尿肌收縮,以及造成腎盂輸尿管的平滑肌鬆弛,進而造成尿液滯留現象,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膀胱輸尿管逆流。
此外,蘇河仰醫師表示,由於懷孕,孕媽咪全身的血流增加,因此會產生尿液濃縮程度降低的生理現象,這代表可能會出現糖尿問題,致使尿中的細菌容易孳生;而尿中黃體激素及雌激素的增加,更會讓孕媽咪下泌尿道抵抗細菌入侵的能力降低。
蘇河仰醫師表示,懷孕期間所產生泌尿道感染的致病菌就和一般人受感染相同,大腸桿菌(E-coli)所造成的泌尿道感染,就佔了所有感染的80∼90%。他舉例,同樣針對患有「無症狀菌尿症」(即尿液內含細菌,容易增加泌尿道感染)的孕媽咪,有治療的和沒有治療的相比,前者生下早產兒以及體重過輕嬰兒的比例會較低。
因此,孕媽咪若有菌尿症,建議應馬上接受治療。蘇河仰醫師補充,無症狀的菌尿症若未經治療,一段時間後,孕媽咪極可能會有解尿疼痛、甚至發燒、腰部疼痛等情況,這些症狀都代表孕媽咪極可能已患有「急性腎盂腎炎」。
根據醫學統計,孕媽咪因菌尿症而發生急性腎盂腎炎的機會,高達20∼40%,是一般女性好發率的10倍以上,且大多在第三產期(懷孕第36周後)有較高的感染率。
蘇河仰醫師說明,這是因為孕期荷爾蒙分泌和胎兒壓迫,造成體內生理性輸尿管擴張及腎水腫,且懷孕的時間愈長,導致菌尿症發生的可能性則愈高。但只要菌尿症有經過完整的治療,急性腎盂腎炎發生的機會,就會降低到5%以下。
感染部位2:陰道
陰道內原本有正常健康的菌落(如乳酸桿菌),可協助維持pH值,保持陰道自我清潔的功能。蘇河仰醫師表示,由於孕媽咪體內pH值改變和分泌物增加,且抵抗力下降,如果又加上環境潮濕、生活習慣等影響,很容易導致陰道內的菌落不平衡,造成陰道感染。
這是一般女性容易感染的病症,孕媽咪受感染率更高;無特定細菌種別,主因是陰道內正常存在的菌落不平衡所造成。蘇河仰醫師表示,因為懷孕後更容易感染,根據統計,約有13∼31%孕媽咪有此困擾。
然而令人擔心的是,患有陰道細菌感染的孕媽咪,其流產的機率是正常孕婦的2倍;還可能會增加骨盆腔感染機會,易造成羊水早期破裂,提高早產的可能性。此外,蘇河仰醫師補充,經常性的陰道細菌感染,也會導致輸卵管發生沾黏現象,增加不孕的機率。
症狀:分泌物有臭味(如魚腥味),顏色為灰白色或黃色。
預防&治療:治療方式安全又簡單,只要配合醫矚,定時擦藥、吃藥,就能痊癒。
除了一般細菌性所造成的發炎外,黴菌也很容易使孕媽咪的外陰道受到感染。蘇河仰醫師說明,除了孕期所造成的身體狀態改變外,如果再加上長期習慣使用護墊,將可能造成陰道潮濕,增加受感染的機會。他補充,治療黴菌是最棘手的,就算醫師給予完全治療,患者內褲上存在的黴菌卻會形成可耐受各種惡劣環境的孢子,很難藉著清洗等方式去除,進而導致感染反覆發作。
症狀:除了外陰會感覺搔癢外,還會出現陰道灼熱感、分泌物增加且產生氣味與顏色,甚至還會呈現豆腐渣、乳酪狀,陰部也會紅腫,有時候小便會產生疼痛感。
預防&治療:治療黴菌的藥物,有塞劑、口服藥等,效果佳,約有80%治癒率;不過,仍需醫師指示,才可使用。此外,平日勤換內褲,確保內褲乾爽與潔淨,不讓陰道總處於潮濕的狀態,就是預防黴菌感染的最好方式。
新生兒殺手:乙型鏈球菌感染
提到細菌感染,就一定要來談談「乙型鏈球菌」。蘇河仰醫師表示,乙型鏈球菌(GBS)是一種常見的腸內菌,多數帶有此菌女性不一定會出現症狀,而一般孕媽咪無症狀性的陰道乙型鏈球菌落帶菌率,約在5∼30%。然而,雖然對孕媽咪本身無太大影響,卻會讓腹中胎兒或新生兒暴露在感染源中!
當孕媽咪的生殖泌尿系統帶有乙型鏈球菌時,本身不會發病,卻可能會使寶寶受到垂直感染。據統計,暴露在感染源中的新生兒,將近1%可能受感染,7天內發病將可能出現敗血症,7天後發病則可能出現腦膜炎;兩種病症都可能造成寶寶死亡。
蘇河仰醫師補充,孕媽咪如有早產、體重過輕或早期破水等情況,可能都與乙型鏈球菌感染有關係。
相信許多孕媽咪都很想知道,什麼樣的身體情況,最容易成為受感染的高危險群?怎麼做,才能預防並使寶寶生命不受威脅?蘇河仰醫師表示,根據目前的醫學資料,尚無法得知感染高危險群的孕媽咪有哪些;但建議孕媽咪在第35∼37周的產檢時,一併接受「陰道乙型鏈球菌」例行篩檢,一旦發現有帶菌情況,醫師就能在生產時,給予適合且安全的預防性抗生素,幫助減少約70%的早發性感染(指出生後7天∼3個月內受感染)。
除了早發性感染外,寶寶也可能受到「遲發性感染」,這就無法在生產當時預防,可能與生產週遭環境污染有關。由此可知,平日良好衛生習慣與環境的維持,對於母體和胎兒都相當重要。